找到相关内容401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禅宗与诗词赏析

    的进程。同时围绕禅宗的思想,也在社会上出现了一大批与禅宗有关的禅诗,据统计达一万首以上。这大一批丰富的文化宝藏,是宝贵的文化遗产,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有特色的代表性佳作之一。值得我们重视与开发利用。    古人云:“文以载道”,“诗言志也”。因之所谓禅诗,就是以禅契入诗的主题,围绕着禅理和禅宗的精神,而创作的一种有别于其它的诗 体的特色诗歌。这些诗作,既有很强烈的宗教意蕴,同时还有一种文化的氛围,...

    乙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33742435.html
  • 高与远

      无德禅师严肃的说道:“你们且听我的禅诗──   “手把青秧插满田,低头便见水中天;    身心清净方为道,退步原来是向前。”   诸仁者能会意么?”   诸学僧至此均能省矣。 ...

    星云大师

    |禅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8/233223378.html
  • 300名台湾青年代表南山祈福

    一份特殊的纪念品。   祖籍四川的贺嘉,正读于台北清华大学,非常喜欢佛教的禅诗,他也在南山请题诗的艺人用他的名字作了一首诗。他告诉记者:“第一次来海南,能有机会和这么同龄人交流,从中也了解到了不少...

    【佚名】

    |祈福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08/10405013588.html
  • 李萧锟比画禅 直探生命的答案

      在忙碌生活中,你知道生命为何而来?自己是谁吗?台北艺术大学美术系副教授李萧锟“坐者何人”禅画展,透过禅画诉说禅宗公案,禅与艺术的结合,希望让更多人知道、了解佛法。   李萧锟解说这幅禅画意境,主要表达禅诗:“池上莲荷不自开,山中流水偶然来; 若言聚散定由我,未是回时那得回。”的内容。记者陈瑞娟摄   李萧锟早年在华梵大学就读研究所时,对生命充满质疑,当时晓云法师引领他接触佛学,他知道艺术...

    佚名

    |进香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3/07353021743.html
  • 素食联盟:时尚生活的引导者——北京素食餐厅荷塘月色

    菩萨神态各异,身姿婀娜地迎接着人们的注目;正门入口处是一幅生动的九色鹿浮雕,取材于著名的敦煌经变;特别订制的水泥砖地面上,清晰可辩二首意境清新高远的禅诗;吧台的背景墙面是代表荷塘月色统一风格的设计组合...

    佚名

    |素食|北京|素食餐厅|荷塘月色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3/16535236475.html
  • 持松:禅为书法之最高境界

    入佛大自在境界,那么持松法师的书法则体现出意境美,这是一种法界力美――定慧自如境界的体现。  持松法师历年来赠送给诸弟子的扇面,上面多是他以各种字体书写的禅诗。其中有赠送梁惠慈的一幅书法:  一时月轮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21356297.html
  • 盛唐诗与禅

    发展:禅诗、禅理诗与禅趣诗,进一步从境界上洞察以禅境比拟诗境的奥窍。第四章 “盛唐诗的诗情与禅境”,因诗不可无情性,而情性不能离面目骨骼,所以由性情与诗情说到盛唐诗人与诗情,更进而探赜盛唐诗的禅境。末...

    姚仪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52863034.html
  • 越南《李一陈诗文》与佛教文化

    居士。他们留下了大量禅诗和偈,并且出现了不少对越南佛教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。三《李一陈诗文》中的佛理禅趣袁行霈先生认为,“诗与禅是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,一属文学,一属宗教……它们的归趣显然是不同的。...境界。四《李一陈诗文》与晚唐禅诗中国诗歌经历了一千五百多年的成长和积累,终于在唐代迎来了其发展的辉煌时期,故有“诗莫盛于唐”之说。谈到中国文学对越南诗歌从产生到发展的深远影响,应数“唐律”(越南人习惯把...

    赵玉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534355432.html
  • 《张力的消解——禅学的佛学批判》第二章

    存在之真”的召唤与赞咏。然而历史上的禅诗做到此点了么?  在中国禅学史或诗学史上,为文学家所称道的禅与诗的合媾,并不是双向平等的交流。从信仰发生的角度来看,我们完全可以认为:此结合对前者是必然的、主动的...道理的。  杜诗之所以备受世人推崇,就在于它始终直指着不幸的现世,始终饱含着对苦难众生的呵护(虽然这种情怀并非神性意义上的“终极关怀”),这应当是诗的“天命”。但诗的这种对现实世界的“直指”到了禅诗这里...

    李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04257913.html
  • 拍手惊他不肯飞

      北涧居简有首名为《白莲》的禅诗:  碧玉长柯血色衣,  夜深看见也相疑。  数行鹭立波心月,  拍手惊他不肯飞。  作者北涧居简禅师(1164—1246),潼川(今四川三台)人,属临济宗大...一点,也有一首著名的禅诗,其中一句是“频呼小玉原无事,只要檀郎认得声”。这句诗也表达了这个意思,就是参禅要会识禅机,不要执著于话头。由此也可间接证明,为什么这首诗讲的是“拍手”而不是“相疑”。  在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72241307.html